时间:2022-06-06 浏览:158
【概况】学校现有13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41个本科专业,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7个学科门类,普通本科专业录取分数在省内同类院校排名前列。2020年学校面向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3900人,新生报到率98.26%,全日制在校生14834人。现有专任教师总数767人,高级职称379人占比47.33%,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678人占比88.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60.1%。各类高层次拔尖人才37人次,全国优秀教师2人,获省级表彰18人次。聘请48名知名大学和企业、行业精英为学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公共服务平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21个,拥有省级学会和研究会5个。2020年获评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平安单位”。成功举办“六秩办学·十年本科”校庆活动。
12月6日,福建江夏学院举办“六秩办学 十年本科”
校庆纪念活动
12月6日,福建江夏学院党委书记郑建岚主持
“六秩办学 十年本科”校庆纪念活动
【专业学科建设】学校持续优化应用型专业集群、应用型学科集群、产业学院、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转型体系,坚持专业建设一流导向,稳步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布局。新增金融科技、跨境电子商务2个本科专业。获批行政管理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法学、人力资源管理、投资学、经济学等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立项建设投资学、会计学、物业管理等7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省级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培育)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6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
【人才培养】学校立足“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与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在金融、会计、法律、建筑与土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教育管理6个专业领域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9人,共联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9名。
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成功落地。大力推进五大“金课”建设,建成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3门省级课程。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已建成本科教学实验室145间,科研实验室20间。现有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获批省级新工科项目2项,省级教改重大项目3项、一般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建设项目培育库,立项建设校级教改委托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60项。构建产业学院综合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产业学院2021年建设计划,遴选培育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深入开展“三创”教育改革,2020年度获第12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铜奖1项、第11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项,铜奖1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申报项目比上年度增长10.33%,审核通过1689项,获省赛高教主赛道铜奖1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1项、职教赛道暨第四届黄炎培海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十佳人气奖3项。2020届毕业生中,通过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就业45人,其中5人入选选调生。
【科研工作】2020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4项,横向项目立项165项;国基培育项目立项11项;完成7件发明专利的转让申请工作,转让金额11.7万元。共发表五级以上刊物116篇,出版专著17部,获得省级科研奖4项,授权知识产权88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软件著作权登记54件)。全年科研经费共计4424.278万元。
与福州大学共建“场致发射显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稀土与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获省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基地立项,学校成为全省唯一一所同时获得省社科研究基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新建本科院校。“能源型钙钛矿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获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产业化专项立项,获该类型最高级别资助60万元。与福州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落实落细与星网锐捷、博思软件等企业合作。信访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院获批国家信访局系统内部理论研究项目2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承接多项省信访局年度重点调研课题,5项研究成果被国家信访局、省委政研室、省政法委等采纳或鉴定通过。与省司法厅共建司法行政工作研究基地。7位教师成功入选省市级科技特派员。
汇编《福建江夏学院十年本科教学科研成果》,全年举办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等省级以上学术会议6场,开办“龙江讲坛”30余场。在第18届“6·18”创交会云上展会推荐展示类项目17项、专利项目3项、签约项目1项。学报在人文社科领域的637种学术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在第244位,质量稳步提升。
【师资队伍】2020年获批省级高层次B类人才2人,获批“闽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引进19名博士,其中3名教育科研类引进生。培养博士6名,全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5名,占专任教师比例20.21%。新增教授15名。选派13名优秀骨干教师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外高校访学研修,66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5名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师资培养班、研修班学习。聘请有经验的企业行业精英到学校任教或开设讲座。编撰《人才工作手册》,出台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建设“网龙普天博士工作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全力推进“三全育人”,抓实培根铸魂等“十大工程”和课程、科研、实践等“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承办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8门“课程思政”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金课),16个项目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立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持续开展“一院一品”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五进一联一中心”工程,2个项目入围省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推进“青马工程”培养教育工程和“青年大学习”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校“一‘马’当先”知识竞赛进入总决赛,6名学生网络竞答位列全国前200名。被推荐为省属本科高校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出台《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暂行办法》等制度。首创“课程思政日”,出台《课程育人实施方案》,设立16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修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师德考核办法》《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评选“十佳师德师风标兵”和“十佳教学科研标兵”。
12月15日,福建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在福建江夏学院召开
12月15日,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在福建江夏学院举办的
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12月18日,校党委书记郑建岚走进学生导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9月10日,福建江夏学院召开庆祝2020年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9月10日,福建江夏学院教师在庆祝2020年
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宣誓
【合作交流】与福州高新区管委会、福建省国资教育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与省司法厅、中科院海西创新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网龙普天公司、福建富民云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交流合作,在项目合作、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对外交流等实现校企校所战略性、创新性合作。参加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与福建兆元光电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信访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院获批省科技计划项目定向项目1项、承接省信访局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立项2020年度内部理论研究项目15个,推进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与省妇联、冯梦龙文化研究所与省政协的对接合作。
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2名教师成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2020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全额资助项目。制定《福建江夏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的组织和管理。分别与法国孔泰大学、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澳洲埃迪斯科文大学和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师生赴国外交流搭建新的平台。
12月27日,福建江夏学院与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举办《王阳明与福建》新书首发式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图书馆功能提升一期项目,完成货币博物馆建设,是福建省高校第一个专业性货币博物馆,有效填充了我国货币文化的局部留白。推进中通道文化景观、校区电力扩容及教室空调安装、9号、10号产教融合楼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生活区组团四、舞台广场建设以及理工楼群绿化建设,校园绿化景观进一步提升。7个二级学院完成“一院一楼”搬迁与功能提升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下设9个工作组。扎实做好春季延期开学防控工作和线上教学工作,疫情期间线上教学MOOC+SPOC开课数量达367门,SPOC课程达337门,两项数据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学生总选课73224人次,位居全省高校第七,其中SPOC选课59771人次,位居全省高校第二。邀请福建省立医院援鄂医疗队为全校师生带来“返校复学第一课”战疫故事报告会。制定《福建江夏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复学工作方案》《福建江夏学院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学生报到和在校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及“两案九制”等复学工作系列配套制度方案,毕业班学生返校率达到77.8%,学校全面复学、正常复学、安全复学工作扎实推进。全力以赴抓好秋冬春季校园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抓好春季返学和秋季全面复学后的核酸检测工作,2020年度组织完成师生员工核酸检测4764人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象摸底登记工作。
5月20日,福建江夏学院邀请福建省立医院援鄂医疗队为全体
师生上“返校复学第一课”